一收废品男子与过磅员串通,将收购来的废铁过磅时故意调低数值,半个月间从卖家那里“坑走”废铁4吨多。日前,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将一审中的盗窃罪改判为诈骗罪,分别判处二人有期徒刑和缓刑。
现年40岁的杨某在本市经营一家废品收购站。2011年8月,马某找到杨某,欲卖工厂里的废铁。二人谈好价钱后,马某带着杨某到附近一家地磅站过磅。首次交易顺利完成后,杨某猜想今后如果再购买马某的废铁,可能还会到这个地磅站过磅,于是找到过磅员李某,让其下次再过磅时故意调低磅数。杨某向李某承诺,每减少一吨数值给好处费500元,李某应允。
果然,此后杨某与马某的交易每次都在这个地磅站过磅。半月间,杨某收购废铁11次,故意调低的磅数累计达4.175吨。杨某因此获利13000余元,李某也获得好处费1500元。马某察觉后到过磅站质问,李某投案自首,杨某也被抓获。二人退还了非法所得。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杨某、李某以秘密窃取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其行为均构成盗窃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3年,处罚金10000元;判处李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处罚金7000元。一审宣判后,杨某不服提出上诉。代理律师认为,一审判决认定罪名不准确。杨某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故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犯罪特征。同时,考虑到杨某的诈骗数额、悔罪表现及社会危害性等因素,量刑也过重。
日前,市二中院采纳辩护意见,改判杨某、李某犯诈骗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1年,处罚金5000元;判处李某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处罚金3000元。
君荐律师事务所郭文礼律师分析认为,本案焦点在于盗窃罪和诈骗罪的界限,二者在实施犯罪手段上有明显区别。盗窃犯罪是行为人直接窃取公私财物。诈骗犯罪则是行为人通过实施欺骗手段,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方法,使特定的受害人上当受骗,从而骗取公私财物。诈骗行为人先使受害人上当受骗,然后由受害人“自觉自愿”地将财物交付给诈骗行为人,犯罪实施的结果就是使被骗人对事实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而将自己的财物处分给诈骗行为人。
郭文礼指出,本案中,杨、李二人虽然采取了秘密手段,且通过此手段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但根本意图在于隐瞒废铁真实重量以欺骗被害人,使其错误地认可“过磅重量”而“自愿”把货物卖给杨某,因此应认定二人为诈骗犯罪。
广铁集团回应:罗湖废品站这块地不是我们的南京玄武门外游客中心建成两年未投用 如今积水发臭垃圾遍地废品收购站凌晨突发火灾 遂宁消防4小时控制火势废品寒流:一半多废品收购者回老家空调使用中要掌握哪些小技巧中央空调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不可再生资源——原油的投资优势再生资源回收成就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