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中国坚决对“洋垃圾”说“不”,这其中,退运当是第一要务。
“洋垃圾”一旦进入中国口岸,再要实施退运就异常艰难。近日,上海海关缉私局法制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去年,上海口岸对累积了4年的97个“洋垃圾”集装箱实施退运,其中周折一言难尽。一箱固废究竟是国家限制类还是禁止类,需要进行专业鉴定。而在鉴定期间,当事人或出逃,或表示争议不断申请复核,这会将战线无限拉长。
alt=
关键在于,“洋垃圾”到岸后若无法第一时间实施退运,其租箱费、堆场费等将呈几何级上升,甚至出现一个固废集装箱货值才几万元,而此后滞港等成本却高达数十万元的情况。到那时,再行退运为时已晚,当事人以无经济实力为由逃避退运责任,或因量罚重而丧失了与外商联络的积极性,中国只能被迫自己“吃进”。
据记者了解,上海口岸去年那97个箱子的退运,可谓想尽办法——港务公司给予优惠或减免,当事人给外商一些利益“甜头”,上海口岸又极大争取到船公司的配合,退运才得以成功。
不过尴尬的是,“洋垃圾”案一旦立案,法院一旦判决为没收,便与退运产生冲突,那么垃圾只能在中国消化。“洋垃圾”的堆场费、运输费和销毁费等,使政府部门为此付出大量行政开支。
收废品一定要学会的方法手上的这些值钱的废品可不要随便扔了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效中国正考虑从2018年初起对废铜进口实施新的限制废品回收行业经营指南(从0到1打造成功的废品回收企业)查废品回收站在哪里可以快速查询?加快制定出台防治塑料垃圾污染政策跨省倾倒外来垃圾 涉案垃圾约百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