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用纱的主要质量要求及常见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5-07-13 点击:4
在我们的纺纱生产中,我们也花费很多精力放在质量管理方面。但是,我们纺纱厂所讲的质量与用户所讲的一致?纺纱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如何影响下游最终产品质量的?从用户的角度讲他们又要求哪些方面的质量?等等。这些问题我们纺纱厂的生产管理人员认识不一定不全面,造成在实际工作中抓不住重点,做了工作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不能令客户满意。因此,使我们纺纱厂的生产管理人员能更全面地了解针织纱在各方面的质量要求,从而提高棉纱的质量,满足用户需求。下面就这些问题谈一下我的一些理解和体会。
棉纱的质量问题贯穿整个下游从贸易谈判到最终成品的过程,而且不同的阶段对质量也有不同的要求。下面以针织纱为例,从贸易谈判、织造加工、成品布面外观等三阶段谈一下各自对棉纱质量的要求,以及对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同行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 贸易谈判对棉纱质量的要求
棉纱的质量在棉纱在贸易时就已经开始谈及,这时主要谈(或问)的是棉纱的物理质量指标、纺纱方法、商业重量、外包装等几个方面。这些质量项目看似很锁碎,但很重要,很容易被忽视,有时候出了质量投诉也不知道怎么发生的,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 棉纱的物理质量指标
棉纱的物理质量指标是我们谈贸易时第一时间要了解的质量资料,不同的企业可能有不同的项目,但主要集中在棉纱号数、捻度、混纺比、强力等质量指标。这些质量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棉纱号数
棉纱号数是影响针织布厚密度(单位面积重量)的主要技术指标,它影响到针织物的其它各项性能,棉纱号数有关的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 号数与支数的折换常数要明确
号数和支数是表示棉纱粗细的两个常用指标,纺纱厂常用号数,针织布厂则多用支数。棉纱号数和支数可按相应折算常数进行折算,一般棉按583.1,化纤按590.5,不同比例品种大概可按混纺比例计算,如c/t60/40用586,t/c65/35用588。在实际贸易时,用户一般用支数表示,包装书写也建议用支数表示。因不同客户有不同的常数使用习惯,所计算的支数或号数有较大差异,故须与客户就折换常数提前沟通确认,以免因计算上的差异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另外,目前在市场上有很多用户、甚至检测机构,测棉纱支数时是测的实际回潮状态下的支数,并不是标准回潮下的支数,而且成为一般市场的习惯做法,大家一定要注意。
2) 棉纱号数偏差的控制范围要明确
虽然国家标准对棉纱号数偏差范围有相应的规定,但针对具体的客户,其要求可能不同,比如有的要求-3%~+2%,有的-2%~+3%,甚至有的要求±0.5支。实际操作时,应首先按客户的订单要求去控制,如客户没有明确或特殊要求,则按国标控制在±2.5%范围内。对于较多的针织用户,都比较喜欢实际纱支比标称纱支粗0.5支。
3) 纺纱厂与客户所指棉纱号数对象要一致
在实际贸易中,通常用户所讲棉纱号数是针对筒子纱而言,而纺纱厂平时检测的是管纱的号数,由于络筒的影响,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必须引起注意。
4) 根据最终产品调整棉纱号数
很多客户在订购棉纱时把布料或服装分析所得的棉纱号数直接套用在订购棉纱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特别是跟布样打板的情况,如竹节纱或一些特殊品种)。因为从棉纱到服装的加工过程中要经过多道工序而导致纤维损耗,同时棉纱有一定的缩率,特别是化纤纱,所以这些最终产品所测的棉纱号数与织造时所采用的棉纱号数是有一定变化的,两者不能等同。交易前纺纱厂必须与客户进行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产上的调整。
2、棉纱的捻度
捻度大小是区分针织或梭织用纱的主要因素。针织纱捻度一般要求偏小掌握,以满足针织布手感柔软的要求,而且利于织造能顺利进行。如果纱线捻度过大,不但布的手感偏硬,而且在织造筒子纱退绕过程中纱线易扭结形成辫子纱,造成断头停机或产生疵布。
根据经验,一般环锭纺针织用平纱的捻系数控制范围,纯棉品种在360左右,棉和化纤混纺品种在350左右。根据不同的纤维成分、纺纱方式和棉纱用途,捻度也有不同的要求。
例1,对于特殊品种如竹节纱,考虑到纱线的强力,其捻系数一般比平纱高30~50,但捻度偏大易导致小辫子纱,同时影响布面的斜度和扭度,特别是对针织用纱,对这方面要求更高。
例2,对于起绒纱,如10支t/c65/35起绒纱,对捻度也有一定要求,捻系数大于330就不好起绒,造成纱的硬度过高、割绒困难和毛圈出现打扭倒下割不了绒的现象,捻度过小时会出现生产困难。10支cvc60/40捻系数不宜大于340。另外,对于tc10支或cvc10支等粗支纱,在细纱生产时容易出现弱捻纱,有时整个细纱弱捻,有时有一段正常一段段弱捻,造成布面有一路发亮;或者织造时由于捻度小刮织造通道产生大棉粒粗节造成停机或布面破洞。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0支纱纺纱张力大,如果锭带张力不够造成锭子转速不够。特别是在大纱的上升阶段更为明显。另外,10支起绒纱捻度小,细纱飞花多,飞花挂锭带,同时容易缠回丝等因素影响锭子转速产生弱捻。
例3,对于不同品种和纺纱方式,捻度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同是jc40支,紧赛纺比环锭纺捻度要低10%,否则针织布面手感偏硬或织造时起辫子纱。
对于捻度问题,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捻度偏差范围。一般的企业都要求棉纱捻度的偏差不能超过标准值的±5%,而且是指筒纱。当筒纱的捻度大于这个范围时,就会影响布面的风格和软硬度。
另外,还有关于捻度的单位问题,我们棉纱生产厂多用10cm长度作为单位计算捻度,而针织厂用户,主要用每英吋长度作为单位计算,所以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转换,1英吋的捻度*3.94=10cm长度的捻度。
3、棉纱的纤维成份
目前,国内外标准及法规对服装纤维成份及比例标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纱线作为组成布料的直接要素,其纤维成份直接决定着布料及服装的成份组成,因此客户对纱线纤维成分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纤维成份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混纺纱上,须注意以下要点:
1) 纤维成份检验结果的计算方法
在我国,针织品的纤维成份检验结果要求按净干含量计算,也就是平时说的干比例;而很多国外的客户,其检验结果则是按净干含量结合公定回潮率来计算,也就是平时说的湿比例。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差比较大,交易前必须明确计算依据,避免贸易纠纷。
2) 纤维成份比例的控制范围
不同客户对混纺纱纤维成份比例的可接受误差范围要求不同,特别是对混纺纱中棉纤维的含量比例,有的要求±2%,有的要求+3%~-2%。有些客户对漂白、蚀毛等棉损耗较大的品种,要求混纺纱线中棉纤维含量偏差偏大掌握,如+1%~+3%,所以生产时要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对纤维比例作相应调整和控制。如无特殊要求,一般按常规控制在±1.5%的范围内。
3) 明确纤维成份比例所指的对象
很多客户把服装等最终产品的纤维成份比例等同于棉纱的纤维成份比例,在订购棉纱时把布料或服装的纤维成份比例直接套用在棉纱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从棉纱到服装的加工过程中要经过多道工序而导致纤维损耗,故两者的纤维成份比例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不能等同。交易前纺纱厂必须与客户进行沟通,明确纤维成份比例所指的对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产上的调整,避免由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 纺纱方法问题
目前我们环锭纱的纺纱方法有一般环锭纺,紧密纺、赛络纺、紧密赛络纺等。针织纱对于不同的布种和织物,对纺纱方法也有不同的要求。以下几种情况要特别引起注意。
1、对于一般环锭纺,由于织布后布的手感柔软,布质松厚,对于内衣及一些要求柔软的布种很受消费者喜爱,是针织的主流用纱。但是棉纱毛羽、条干等比其他纱种稍差。
2、对于紧密纺和紧密赛络纺纱,由于纱的毛羽少、强力高等特点,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布种,如对布面要求光滑度高的布冰爽棉布种,比较受用户欢迎。但是这种纱同时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织布后布的手感比较硬,甚至有点刺肉。另外,由于纱比较紧密,纱的直径比较小,所以织布后布的手感比较薄,骨感比较强,不太适于内衣布。所以这种纱有的用户比较喜欢,有的不喜欢,详细如下:
a、喜欢的主要有以下情况:
1) 做夏季男装外衣的,特别是先染纱再织布的自由横间类高档t恤布种,就必须用紧赛纺纱。主要是为了减少飞花,防止织布时各种颜色的飞花织入布面上产生各类颜色疵点;同时是为了布面爽滑效果,如冰爽棉等。这些布种就必须用紧赛纺这种毛羽少、纱体光滑的纱。
2) 对于部份用细绒棉棉纱充当长绒棉做丝光棉产品的用户,他们也会选用强力高、手感爽滑、毛羽少的紧赛纺纱。可以减少后道工序去毛处理的工费和损耗,增加利润。
3) 对于部份出口部份欧美国家的一些布种,这些国家要做布面的毛羽燃烧速度等防火检验项目,就必须用毛羽少的紧赛纺纱。
4) 还有一部份是对面布的抗起毛球性能较高的布种,就必须用紧赛纺纱,因为耐磨性好,但这些纱多是化纤或纤维和棉混纺纱,但这对纯棉品种没有优势,因为纯棉品种本身就不容易起毛球。如果用一般环锭纺纱,布面容易起毛起球,如果采用紧赛纺方法纺纱,不但可以提高布面起毛起球的性能,还可以使化纤混纺纱织的布更爽滑,风格更好。
5) 还有一部份是对棉纱强力要求较高的布种和梭织布。例如一些jc40支等高支纱,织布后要进行丝光蚀毛等处理,要求处理后的布面顶破力高,这些就需要紧赛纺纱。
b、不太喜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 紧赛纺纱织的布比较硬,对于针织内衣,有刺肉感,特别是女装,不喜欢用紧赛纺纱。
2) 对于一些用于起毛圈或起绒的针织布,指明一定不能用紧赛纺纱。因为紧赛纺纱起的毛圈不蓬松柔软,而且起毛圈时倒圈多。对于起绒布,紧赛纺纱织的毛圈容易打扭,容易倒下站不起来,布面凹凸不平,剪毛时很多地方剪不了毛,起绒效果不好。
3) 由于紧赛纺纱比较紧密,纱的直径比较小,所以织布后布的手感比较薄,骨感比较强,不太适于内衣等布种。
c、另外,对于纯棉紧密赛络纺纱,除了上述缺点外,还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1) 紧密赛络纺纱布面粗细节比一般环锭纺明显。对于密度高的布种,布面正面显得短粗节多(俗称方向性粗节);支于单面布种,布的的底面容易显得凹凸不平。主要原因:一是紧赛纺的纱由两条粗纱牵伸而成,而且粗纱定量一般比较大,牵伸后粗细节比较多,虽然两段纱条捻合后会有一定的互相弥补,但也不能完全杜绝,粗细节还是比较多。二是紧赛纺纱在加捻时是两股单纱同向加捻,纱比较紧。同样的线密度的纱线,会显得粗节更粗、细节更细,所以在布面粗细节显现明显。另外,紧赛纺两纱条互相弥补的主要是长片段的粗细弥补明显,而短片段不明显,所以长片段重量不匀好,测条干时表现在dr值好,掩盖了短片段粗细节的差的问题,所以出现条干指标好,实际布面粗细节不一定好的情况。
2) 布面容易出现纱支不匀的布面横档,特别是漂白后。由于紧赛纺的纱由两条粗纱牵伸而成,牵伸力大,不同锭之间容易出现牵伸效率不同,所以纱支不匀大,加上纱比较紧,直径小,布纹间的缝隙大,这种纱支不匀更容易显现,所以布面易出现支纱不匀的横档现象。
3) 由于纱的毛羽少,布面光滑,反而棉结容易暴露,加上能用紧赛纺纱的布种,都相对要求比较高的,所以对棉结的要求更高。
4) 对于针织用捻线,单纱最好不要用紧密赛络纺纱,否则捻线织布后布面的比较容易出现扭骨现象。
3、对于赛络纱,无论质量和价格都处于环锭纺和紧赛纺之间,有些企业用它来充当紧赛纺纱,布的手感不太薄也不太硬,但毛羽也不是很多,布面只要经过轻去毛处理就比较光滑,达到一定的效果,而且去毛成本和损耗也不是很大。但是,赛络纺纱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最好不要用于起毛圈的布种。因为赛络纺纱是两股纤维束同向加捻,棉纱中纤维有圈大的扭曲应力的存在,起毛圈时毛圈容易出现扭结倒下的现象,造成毛巾圈布面不平整。就是一般环锭纺纱,也要进行蒸纱消除应力后再使用,毛圈的效果才更好。
2) 对于针织用的赛络纺纱,一般的平纹布种也要求内应力要小,否则织布后布面的布纹会出现较大的歪斜,俗称扭骨。这种情况在捻线和竹节纱品种最为常见。特别竹节纱品种,有粗节作为参照,这种布纹歪斜情况更为明显。所以生产中要适当进行调整,一方面适当降低一些捻度,另一方面细纱工序中两根喂入粗纱的间隔距离不要过大,两粗纱距离比较近,效果才好。
3) 对于针织用捻线,单纱最好不要用赛络纱,否则捻线织布后容易出现布面的扭骨现象。
(三)棉纱商业重量问题
棉纱商业重量问题可以说是商业贸易中纠纷最多、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很多时候会发生棉纱重量不足造成索赔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1、目前我们国内的棉纱重量的国家标准是以公定重量为标准,由于公定重量涉及棉纱的回潮问题,棉纱生产厂家与用户对棉纱的回潮率测定会出现一定的差异,特别是环境不一样、取样位置不一样(表面和里面不一样),所测得回潮率就不一样,所以对棉纱公定重的折算就出现差异。
2、目前很多外资用户或个体用户,对棉纱的重量要求是实磅重,而我们很多生产企业是采用国标公定重,这肯定就有很大的差异。
3、对棉纱包装材料,如外包装物、纸管等双方测定的重量有时也有差异,如棉纱生产厂测的纸管一般是比较干的重量,重量比较小。而用户单位测纸管是把棉纱用完之后才测纸管重量,针织厂多有喷雾加湿,纸管回潮大,重量就变大了,所以算得棉纱皮重大,计算的净重少,就出现欠重情况。加上用户一般取一到两包纱的皮重来测量,而生产厂则取所有的平均值,他们之间会的一定差异。
对于棉纱欠重的问题,不同的用户单位要求也不一样。对于按公定重量计算的用户,折算后重量一定要足磅。而对于实磅重的用户,一般要求实磅重量和我们的公定重量相差要达到如下范围:纯棉不大于1.5%-2%。涤棉不大于1-1.5%%。具体到每袋纱的重量,例如编织袋包装,每袋25公斤、12个筒纱,纯棉品种每袋纱的实磅净重不低于24.5-24.7,涤棉品种每袋纱重量不低于24.85公斤,用户一般可以接受。如果折算公定重量,则不能低于0.2%。
当出现重量欠重投诉时,我们要对棉纱毛重、棉纱回潮、棉纱包装物重量以及重量的计算标准等进行认真复核,然后才能给用户回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很多企业为了解决重量不足一事,采用给棉纱加湿的做法。但采用这种做法时一定要注意,如果棉纱不是马上使用,而是要存放的,特别是存放时间较长、天气较热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黄白纱问题。
(四)棉纱包装的要求
棉纱的包装也是影响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棉纱磨损、污染、混乱等情况,很多企业都容易忽视。下面谈一下棉纱包装要注意的问题。
一)包装形式:
棉纱的包装主要有三种形式,各有优缺点,具体如下。
1、编织袋包装。优点是包装费用低,但运输容易磨坏纱或致纸管变形,所以多内垫纸皮或珍珠泡沫防磨。编织袋包装目前一般每袋纱25公斤,12或15个筒纱。
2、纸箱包装。优点是运输不会磨坏纱和致使纸管变形,但包装费用高,每箱33-45公斤。
3、栈板包装。优点是运输不会磨坏纱和致使纸管变形,包装费用也不高。但重量重,装卸要用专门叉车,一个栈板约400到900公斤不等。
二)包装要求:
1、对外包装基本要求:要求结实、美观、整洁。
2、外包装唛头书写要求:外包装唛头书写分白包、中性包和正规包三种。正规包装的包面要清晰标明品种、批号、净重、毛重、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品牌等基本信息,其中品种和批号书写要规范,品种包含成份、支数等,最好用市场通用的支数表述。中性包装多用中间商,不能写生产厂家和品牌。
3、外包装捆扎要求:要求结实,对于编织袋和纸箱包装,不同品种的扎袋口绳(带)和捆扎绳颜色要不同,以方便运输、装卸、堆放、区分标记。
4、内包装要求:
要求防磨防污染。对于编织袋包装的,需远途运输时,包装内最好垫纸皮或防磨泡沫塑料纸,以防运输过程磨烂纱或纸管变形,影响织造时棉纱退绕,特别是表面光洁纱种如粘胶、天丝紧赛纺纱等。每个筒纱单独套薄膜袋,防止筒纱污染及防潮、保湿。
二、织造加工对棉纱质量的要求
当棉纱出现大粗节、强力低、小辫子纱等质量问题时,会造成织机停机,影响织造效率,并且导致棉纱接头多、损耗大,产生次布。因此,织造加工是检验棉纱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棉纱很多质量问题是反映在织造加工上,而且这些质量很多是质量指标中无法反映出来的。织造加工对棉纱质量有如下要求:
1、大粗节要少
大粗节纱也叫大肚纱,在织造过程中会造成针织机断针停机并在布面产生破洞,严重影响织造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棉纱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大粗节的产生。大粗节纱比较多发生在粗支纱,特别是配棉成分较低的粗支纱,如16支、10支等起绒用户纱就比较多这方面的投诉。
1.webp.jpg
2、强力不能过低
针织纱对强力的要求不高,一般的棉纱基本都能满足要求。但对于一些特殊品种的纱,如竹节纱,由于棉纱在细节处的强力偏低,即使可以顺利成布,但细节处因经受不住布面张力而断裂,造成布面破洞。根据经验,当棉纱单强低于11cn/tex时,产生这种布面破洞的机率就很大,所以对于这类棉纱,生产过程中要通过调整配棉、捻度和改善条干等措施来提高其强力,保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还有一些棉纱,需要经过染纱、丝光等工序加工,对棉纱的强力要求也比较高,所以要与用户沟通棉纱的用途。
注意细纱接头和络筒捻接不良造成布面破洞。对于一些要求比较高的布种,细纱接头和络筒捻接不良良造成布面破洞。例如一些密度较大的双面健康布。我们曾经遇到一个投诉,jc32支紧密赛络纺纱织28针健康布时布面破洞多,拆纱后发现是细节,细节处细50%以上,长15左右,且细节处为紧捻,所以分析为络筒捻接不良造成。后追踪发现,因为紧密赛络纺纱比较紧,一些捻接器无法很好捻接,所以造成接头不良,加上电清检头工艺过松,所以出现接头细,强力不足,出现布面破洞。后把这种纱换到密度较低的单面平纹织物,就没有出现破洞情况。还有,细纱接头不良,也会出现强力不足,产生布面破洞。特别是紧密赛络纺绕皮辊接头,当电清设置过松时就会漏切,强力不足。
2.webp.jpg
3、辫子纱要少
辫子纱是造成针织机断针停机、产生布面粗节和破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辫子纱的产生有多种情况,如在纺纱过程中因细纱停车、普通络筒接头张力控制不良、由于张力不良村田自动络筒机的小吸尘吸嘴吸入纱段打扭成辫子或带出回线、自落竹节纱细纱脱圈等因素产生,因此要经常倒筒检查是否存在辫子纱的情况,以便及早处理;还有是纱线的捻度过大,织造时筒纱退绕打扭成辫子纱。特别是在冬季,因天气干燥、温度低,棉纱变硬更容易产生小辫子,所以纺纱时要合理设计棉纱的捻度。
3.webp.jpg
4、含糖、短绒和含杂不能过高
棉纱含糖、毛羽和含杂较高时,在织造过程中,糖份很容易粘在导纱孔处,从而导致杂质和毛羽通过导纱孔时被卡塞,发生断头,降低织造效率。这种情况对于配棉较低、捻度较小的粗支起绒纱更为明显。另外,对于一些棉纱和氨纶织的拉架平纹布,棉纱杂质过多时很容易出现布面反根情况。因此对棉纱的毛羽、含杂、含糖要加强控制,配棉时慎用含糖高的棉花,或加适量的消糖剂
640.webp (1).jpg
5、筒子卷装成型要良好
筒子卷装或成型不良,会导致织造时纱线不能顺利退绕,影响织造效率及损耗。筒子卷装不良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筒子卷绕成形不良,产生网纱或乱纱,造成筒纱退绕不顺,产生断头。
2) 筒管变形,主要因为筒质量不好,在生产、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发生管头或管尾变形,导致筒纱底层不能顺利退绕,造成停机和回丝多。
3) 筒纱留尾不良,为了减少织造过程中的换筒时间,一般要求筒子留有生头用的纱尾。生产时,把工作筒子的纱尾与备用筒子的纱头接好,工作筒子用完时,可以直接过渡使用备用筒子,不用停机,从而提高织造效率。筒纱不留纱尾或留尾不良,都将影响织造加工的顺利进行。因此,筒子纱尾也是生产和日常质量检查时必须重视的一项内容。筒纱留尾的长度大约2到3圈,位置要正中,特别不能偏外侧,否则纸管变形后纱尾会脱落磨断造成无尾。如果自动络筒机速度不高,最好纸管的底端保留夹纱尾的v型槽,保护一下纱尾,这样纱尾就不会在筒纱转动过程中把纱尾磨断,纱尾能保留完好,质量佳。筒纱卷装不良,可能会造成棉纱降价200-300元/吨,如果不能顺利织造,还甚至造成退货。 筒纱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把棉纱表面磨损,影响织造时纱线不能顺利退绕,影响织造效率及损耗。


废品回收是否需要进行环境影响介绍?(讨论废品回收的环保问题)
春节前化纤行情将如何演变?
东莞玖龙、太仓玖龙、山鹰联盛17台纸机突停7-12
关税成为国际橡塑展对话讨论的重点
铝废品回收生意的赚钱方法(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做出大收益)
河北省环保厅通报钢铁企业提标改造和排污许可证后监督核查情况
回顾:北京废品回收行业历史
重庆88岁“拾荒校长”病逝:累计捐款超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