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洋垃圾”禁令下,全球掀起环保热!

发布时间:2024-10-24 点击:62
2017年7月,国办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表示2017年年底前,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钒渣等品种。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中国在颁布禁令之前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废弃物进口国。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进口废塑料730万吨,占世界进口量的56%。
中国禁令下西方国家叫苦不迭,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等国家开始出现了垃圾无法处理的尴尬一幕。中国禁令虽然对回收行业有一定的冲击力,却也倒逼其环保改革。
目前,全球已掀起环保热潮!
倒逼西方国家环保改革
中国的洋垃圾禁令将为再循环行业带来新气象,未来的垃圾分类也将比过去更为仔细。目前部分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开始增加垃圾分类分拣设施,以满足中国对于固体废弃物进口日益严格的标准。
中国“洋垃圾”禁令下,全球掀起环保热!
美国:为达中国新标准启用人工智能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是世界上生产可回收垃圾最多的国家,其大约三分之一的可回收垃圾出口国外,这些出口垃圾中约一半流入中国。
为达到中国设定的进口标准,一些美国废品回收企业不惜高价启用人工智能完成垃圾分拣。
今后,对美国多数废品回收企业来说,细化垃圾分类、从源头控制可回收垃圾的“清洁性”将成为最实际的选择。
澳大利亚:“再回收、再利用、再生产”模式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中国禁令生效后,澳大利亚有61.9万吨可回收垃圾的出口受到影响。
澳大利亚环境和能源部长乔希·弗赖登伯格在一份声明中称,尽管中国的禁令会给一些行业带来压力,但同时也会为另一些行业创造机遇。
澳大利亚废品管理联盟首席执行官盖尔·斯隆分析指出,业界理解中国的做法,明白中国希望推动国内循环经济的发展。而这对澳大利亚来说也是发展本国循环经济、为该行业创造工作岗位的机会。澳大利亚应当摒弃“投入、生产、丢弃”的传统概念,设计一个“再回收、再利用、再生产”的模式,让生产商购买可回收垃圾并循环利用。
英国:动用税收政策
据悉,2014、2015和2016这三年,英国每年出口80万吨塑料垃圾;2014和2015年,其中50万吨塑料垃圾出口至中国内地和香港;2016年的数据是40万吨。面对日益迫近的垃圾围城威胁,英国国会众议院环境监察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应该动用税收政策来改善英国的垃圾回收和再处理行业,到2023年,如果一次性咖啡杯还是不能够完全循环利用,就该禁止使用。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也在1月表示,英国将在25年内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
德国:逐步增加塑料回收率
作为垃圾收集与分类大国的德国明显受到中国禁令冲击。德国未来几年要逐步增加塑料回收。目前36%的塑料垃圾被回收利用,到2022年,这一比例应上升到63%。
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中国针对“洋垃圾”的禁令将有助于降低“洋垃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同时还将增强中国回收行业处理国内不断增加的垃圾废料的能力。
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将“洋垃圾”的口封死之后,回收处置行业只能回过头来想怎么在本国国内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回收体系。长期来看,禁令最终无疑会提高本国国内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率,甚至倒逼前端垃圾分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中国禁令为世界回收行业敲响警钟,它们必须要适应新的环境,并通过投资新技术和垃圾分类来提高废品回收质量。
中国全面启动洋垃圾禁令,是符合自身经济发展进程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需要。这一政策短期内无疑会对欧美等传统垃圾输出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此举不仅将大幅提升中国国内相关企业处理本国固体废物的能力,增加回收率,降低固体废物处置的单位排污量,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会倒逼全球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进步,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国废价格将进入上行通道的十大理由
开废品回收站需要多少成本(成本分析与经营规划)
纸价高位或将引起替代包装的出现 恢复市场平衡才是王道!
南海真的到处都是宝 警惕南海“白色污染”
4年淘汰两万余辆黄标车广东河源超额完成任务
世界首台海洋塑料清理机将启用尝试处理海洋垃圾碎片
废品回收如何做到赚钱?知乎介绍
新港街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